我國空氣季節性汙染,一種工業排除的氣體汙染,另一種就是農作物稭稈焚燒汙染,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每年農作物收獲之後,産生的農作物稭稈是非常多的,而農作物稭稈爲燃料的熱電機組就是爲這些,農作物稭稈回收而設計的。
我國首台稭稈燃料熱電聯産機組在黑龍江並網成功
邇來,國內首套以農作物稭稈爲燃料的熱電機組在黑龍江成功並網。該項目投入電網發電後,消耗了約350000噸地點富米、玉米稭稈和農林廢棄物細菌袋,向國家電網發電量約爲3.2億度。每年可擴大城市采暖麵積120萬平方米。
每年秋收時,大批的稻米、玉米等農作物稭稈都會被焚燒,因爲沒有有效的渠道使用。稭稈焚燒不僅造成環境汙染,同時影響交通安全和人民健康。使用農作物稭稈發電,不僅能有效地解決稭稈燃燒造成的大氣汙染,同時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該項目於2018年5月開工,曆時12個月,創下東北三省稭稈發電機組建設速度的新紀錄。金旗艦暖氣片小編了解到,二期擴建工程40MW機組采用高溫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技術。
以哈爾濱稻穀、玉米稭稈和廢菌袋資源爲燃料,黃杆的使用率達85%以上。首次采用高背壓、低真空加熱技術。在冬季供暖的6個月內,循環水沒有到達冷卻塔,循環水進入管網進行熱回收。機組熱功效由33%提高到85%,年均勻熱功效約爲51%。
通過40MW機組的並網運行,廢稭稈熱電聯産總裝機容量達到70MW,每年消耗農作物稭稈50多萬噸,每年可向電網提供5億度的清潔電力,爲用戶提供600萬平方米的供熱。班區,可爲上智工業園區提供40萬噸工業蒸汽,向政府納稅1200多萬元,促進農民增收約1.6億元。提供了近300個工作崗位。
本文出自金旗艦網絡部,轉載須注明出處,並加上可鏈接回原文的網址,否則會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