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北方供暖季節的開啟,如何保證人們冬季的基本供暖需求,實現供暖係統向幹淨、可持續的未來轉變,再次成為人們注目的焦點。日前,中德清潔供暖會議和技術論壇在北京召開,為中德兩國政府、學術界和工業谈球吧app下载地址安卓在供暖係統運行和技術土地的代表交流搭建了交流平台,深化中德兩國在工業和民用幹淨供暖土地的合作。下麵跟隨暖氣片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德清潔供暖會議和技術論壇在北京召開
據介紹,中德兩國基本上全球能源轉型的先行者,都致力於綠色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雖然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在兩國電力係統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增加。但事實上,建築和工業供暖領域的能耗可占總能耗的50%左右,而供暖改造在過去受到的關注相對較少。另外,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全麵促進綠色發展需要包括供暖在內的所有部門有效的低碳解決方案。在中德能源與能效夥伴關係項目框架下,論壇由德國國際合作署主辦,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業委員會承辦,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協辦,清潔供暖工業委員會和德國工商會議。
“清潔采暖是綠色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清潔采暖的發展是促進生態文明、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改委環境資源司二級巡視員牛波在會議開幕詞中說:“國家發改委高度重視和支持清潔供暖工作,並會同有關部門出台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規劃(2017-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意見》等一係列政策文件。在政策激勵的指導下,我國的清潔供暖産業近年來發展敏捷,在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和改善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在這裏,希望清潔供暖企業抓住綠色優質發展的新機遇,不斷加大新技術研發投入,不斷探索産業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
德國駐中國大使館經濟事務公使銜參贊呂慕岑在會議開幕式上說:“供暖的轉變要求我們在各個建築領域采用更先進、更可持續的供暖技術。德國在提高可再生能源供暖比例的同時,大力推動提高建築能效標準。因此,德國通過了相關的政策法規,規定了新建築強製使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技術的最低要求和一次能源消耗的最大限度。在這些舉措的推動下,可持續和可再生供暖技術目前已在德國新建築中達到50%的普及率。”
在對"中國與德國清潔供暖領域的合作機會"主題的討論中,中國和德國的專家在介紹和分享了供暖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的前景,特別是中國北方冬季清潔供暖的實施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會議正式發布了由中德能源與能效合作項目委托、德國霍倫霍夫係統與創新研究所等多家機構協同撰寫的研究報告《德國可持續供暖方案研究——最佳實踐與中國適用性分析》。本報告旨在通過梳理和介紹德國可持續供暖領域10種技術的最佳實踐,爲中國供暖/製冷市場轉變爲更具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提供信息和參考,並根據中國實際情況探討其適用性。
當日,“中德節能合作項目獎”頒獎儀式舉行。該獎項是在德國聯邦經濟能源部和國家發展和改造委員會中德能源功效工作組的框架內設立的,由德國國際合作署和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行業委員會協同贊助。五個中德合作項目被授予第一個中德能源功效合作項目獎,由中德專家評審團評選,以促進和挑選中德在能源功效和節能領域合作的最佳實踐視頻案例。另外,還希望該獎項將用於促進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並通過展示中德之間的合作,促進全球向綠色和可持續未來的過渡。
本文出自金旗艦網絡部,轉載須注明出處,並加上可鏈接回原文的網址,否則會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