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火有多熱。房間裏很暖和。我們農村人希望外出工作。我們吃飯的時候用這個東西。火勢很快就要開始了。沒味道。關鍵是省錢!12月17日,在山東省泰安市涼莊鎮雪莊南村的薛飛家中,將生物質顆粒倒進爐子,愉快地向暖氣片小編介紹了新的取暖燃料。
泰安市在農村試點推廣生物質清潔供暖反響良好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涼莊鎮薛莊南村150個村使用了免費民用取暖材料,這是泰安市有效探索農村生物質燃料清潔取暖方法的生動寫照。爲了實現清潔能源的替代,改善空氣質量,保證人民群衆冬季的暖冬,今年泰安能源局選定了3個單位、3個村莊和3個加工點,開展生物質燃料清潔采暖試點項目。從三個試點村中各選擇150戶左右,建立相應的生物質顆粒加工點。梁莊鎮薛莊南村是試點村之一.
什麽是生物質顆粒燃料?事實上,材料是我們協同的農田稭稈、樹枝、鋸末等。在梁莊鎮泰安廣潤煤業有限公司的加工廠,村民們自己送料加工,卻看到被粉碎機粉碎,被高效製粒機壓縮。最後,這些農場的垃圾變成了一塊長約3厘米、直徑6-10毫米的材料。試點加工廠因政府補助免費..
小顆粒生物燃料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市能源局工作人員告知暖氣片小編,生物顆粒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差一點為0,硫和氮含量較低。硫含量為0.01%-0.1%,遠低於煤中0.5%-1.5%的硫含量。煤中硫氮排放量分別比秸稈高7倍和1.15倍。用秸稈代表煤能,減少煙塵排放200kg/噸。工作人員說。
泰安的生物質清潔取暖工作一直在推進..據了解,目前,在全市清潔生物質供熱方麵,泰安已形成以三座已建生物質熱電廠和一座在建生物質熱電廠爲核心的發展模式。但目前,生物質發電廠和農田肥料所用的生物質原料比例靠近90%,剩餘原料相對不足。我市要緊農作物是偏遠地區的玉米稭稈和花生稭稈,剩餘約50萬噸,林業廢棄物主假如速生楊樹、果樹、花卉和苗木,總麵積約20萬平方米。
工作人員說,今年3月,市能源局對泰山東麓和五裏山周邊農林廢棄物情況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這裏農林廢棄物較多。經調查,邱家店鎮,下港鎮,天保鎮,徂徠鎮農林廢棄物及花卉苗木存量較大,具有使用價值..在這些鄉鎮,可以通過農林廢棄物的能源使用,將稭稈“廢”變成取暖“寶”,減少村民取暖費用。
市能源局比照政府促進、居民負擔、效益可持續的原則,圍繞高效、適用、低成本的清潔供熱目標,選擇有條件的鄉鎮開展試點工作,探索發展“木屑+專用爐”、“木屑+鍋爐”供熱模式,給予財政補貼。在試點村,村民可以補貼購買專用爐竈和生物質燃料,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農林廢棄物到當地加工點免費換取成型燃料。
今年,薛飛戶人家隻花了400元,就買了一台原價2000多元的特製爐子。他對這個經濟帳戶很滿意。“政府對爐竈的補貼超過了1600元,我的家庭每年冬令都要使用1500元以上的煤。今年,我用我的稻草免費加工成燃料,比去年節省了1000多元。”薛飛說,一開始他聽說村裏開展了生物質清潔取暖試點,但他還是不相信自己隻是想把家裏4000斤稻草加工成生物質顆粒。目前已使用20多天,天天使用生物質顆粒約60斤,加熱烹調結果非常好。“誰能想到,這東西用起來這麽容易呢,跟煤比起來,家裏幹淨,以前燒煤不願意,家裏很冷,現在材料夠了,看我家多暖和,我家承包了很多地,稭稈每年光是上萬斤,每次都要處理稭稈的後顧之憂,這才成了寶貝。”薛飛高興地說。
“目前,試點工作正在積極推進,試點成熟後,將在適當的地區推廣,確保城市集中供熱與農村集中供熱協調發展。市能源局工作人員表達,將以“綠色、環保、節能、清潔、可再生”的方法,做好農林廢棄物清潔供熱試點工作,探索可推廣推廣的清潔供熱模式。
本文出自金旗艦網絡部,轉載須注明出處,並加上可鏈接回原文的網址,否則會追究法律責任。